白居易的古詩?白居易的古詩有:《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池上》《花非花》《問劉十九》《暮江吟》等等。1、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那么,白居易的古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白居易的古詩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問劉十九》、《買花》、《望月有感》、《放言》、《池上》、《繚綾》等等。
白居易詩歌眾多,自將其詩分為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
學者可從以下書目中找尋所需。
其個人別集有《白氏長慶集》《白香山集》
校注本有《白居易集箋校》《白居易詩集校注》
年譜《白居易年譜》
最勵志的詩:《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最美好的詩:《憶江南三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最朦朧的詩:《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最暖心的詩:《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的詩有哪些
白居易的詩有《大林寺桃花》、《暮江吟》、《憶江南·江南好》、《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浪淘沙》、《池上》、《問劉十九》、《夜雪》、《村夜》等等。
白居易的詩大全
1、《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翻譯:人間四月的時候百花已經(jīng)都凋零了,高山古寺中的桃花卻剛剛開始開放。我經(jīng)常因為春光易逝,無處尋覓而感到惆悵,卻不知道它已經(jīng)轉(zhuǎn)到這里了。
2、《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譯:快要落山的夕陽將它的光芒鋪灑在江面上,江面上看起來就像是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九月初三的夜晚真的是太可愛了,露珠就像是珍珠一樣,月亮就像是一張彎弓。
3、《憶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翻譯:江南非常的美好,風景已經(jīng)非常的熟悉。太陽從江面上升起,把江邊的花朵映襯得比火還紅,碧綠色得江水綠得超過了藍。這怎么能不懷念江南呢?
4、《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翻譯:淡綠色的米酒已經(jīng)釀好,小小的火爐也已經(jīng)燒旺。天色越來越暗,馬上就要下雪了,能否跟我一起喝一杯酒?
病眠夜少夢,閑立秋多思的意思是因為生病,所以在平時睡覺時很少做夢,現(xiàn)在悠閑地站立思考片刻,內(nèi)心的思緒便紛紛涌上心頭。
白居易詩集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人。貞元十六年中進士, 歷任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太傅等職。 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所寫的 《秦中吟》、《新樂府》,敢于針對當權(quán)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他又是中唐 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dǎo)人。白居易的敘事詩如《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 特的藝術(shù)風格,影響極為廣泛。在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的主張。現(xiàn)存詩3000多首,由《白氏長慶集》。
七絕·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七絕·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詞·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能不憶江南。
五律·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樂府·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人。貞元十六年中進士, 歷任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太傅等職。 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所寫的 《秦中吟》、《新樂府》,敢于針對當權(quán)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他又是中唐 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dǎo)人。白居易的敘事詩如《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 特的藝術(shù)風格,影響極為廣泛。在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的主張?,F(xiàn)存詩3000多首,由《白氏長慶集》。
七絕·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七絕·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詞·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能不憶江南。
五律·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樂府·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主要倡導(dǎo)者、寫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詩篇。以下是我整理有關(guān)白居易寫古詩,歡迎閱讀。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草 / 賦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賣炭翁
唐代: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以上就是白居易的古詩的全部內(nèi)容,1、《觀刈麥》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