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的全詩?全文: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翻譯: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那么,遲日江山麗的全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絕句-遲日江山麗》全詩的意思如下:
絕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絕句》的意思:春天日漸變長,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中含著花草的清香。泥土也變得濕潤,燕子銜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全詩描繪了生機勃勃的春景,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絕句》
杜甫 〔唐代〕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賞析
全詩描繪了鴛鴦的閑適與飛燕的繁忙,將兩者進行對比,一動一靜,相映成趣,組成了一幅生機勃勃、溫暖美好、明麗和諧的春色圖。
首句“遲日江山麗”中的“遲日”即“春日”,表現(xiàn)了春日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的秀麗景色。次句"春風花草香”中,詩人進一步以和煦的春風,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濃郁的芳香來展現(xiàn)明媚的大好春光。
第三句“泥融飛燕子”屬于動態(tài)描寫,作者選擇初春最具特征性的動態(tài)景物來勾畫,使畫面更加充滿生機勃勃,顯出一番春意鬧的情狀。最后一句是勾勒今天進屋,和第三句動態(tài)的飛燕相對照,動靜相間,相映成趣。
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遲日”即春日,語出《詩經(jīng)·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陽光,以統(tǒng)攝全篇。同時用一“麗”字點染“江山”,表現(xiàn)了春日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的秀麗景色。這雖是粗筆勾畫,筆底卻是春光駘蕩。
第二句詩人進一步以和煦的春風,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濃郁的芳香來展現(xiàn)明媚的大好春光。因為詩人把春風、花草及其散發(fā)的馨香有機地組織在一起,所以通過聯(lián)想,可以有惠風和暢、百花競放、風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臨其境的藝術效果。在明麗闊遠的圖景之上,三、四兩句轉(zhuǎn)向具體而生動的初春景物描繪。
第三句詩人選擇初春最常見,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動態(tài)景物來勾畫。春暖花開,泥融土濕,秋去春歸的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這生動的描寫,使畫面更加充滿勃勃生機,春意盎然,還有一種動態(tài)美。杜甫對燕子的觀察十分細致,“泥融”緊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陽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歸,銜泥做巢而不停地飛翔,顯出一番春意鬧的情狀。
遲日江山麗的全詩翻譯: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江水碧波浩蕩,襯托水鳥雪白羽毛,山巒郁郁蒼蒼,紅花相映,便要燃燒。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xiāng)的日期?
全詩如下: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出處:杜甫〔唐代〕《絕句二首》
原文: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譯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艷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xiāng)的日期?
擴展資料:
賞析:
清代的詩論家陶虞開在《說杜》一書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詩為畫”的作品。這一首寫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絕句,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詩一開始,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凈絢麗的春景,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艷。
“遲日”即春日,語出《詩經(jīng)·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陽光,以統(tǒng)攝全篇。同時用一“麗”字點染“江山”,表現(xiàn)了春日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的秀麗景色。這雖是粗筆勾畫,筆底卻是春光駘蕩。
以上就是遲日江山麗的全詩的全部內(nèi)容,1、原文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2、譯文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鴛鴦睡在沙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