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家日記?馬可·波羅歷險記(第一集):魔幣被竊 故事發(fā)生在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馬可·波羅即將卸任回國,中國古城香都國王忽必烈汗召見宰相福林,命他去寶庫取一枚魔力金幣,準備贈予馬可,不料早有叛意的福林竊走了那枚金幣,那么,探險家日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別號。他從小愛讀歷史、地理一類書籍、圖冊。在私塾讀書的時候,老師督促他讀儒家經(jīng)書,他往往背著老師,把地理書放在經(jīng)書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時候,禁不住眉飛色舞。
十幾歲那年,他的父親死去,他決心親自到名山大川去游歷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親年紀老了,家里沒人照顧,沒敢提這件事。
他的心事畢竟被母親覺察到了。當母親了解到他有這樣的愿望,跟他說:“男兒志在四方,哪能為了我留在家里,做籬笆下的小雞、馬圈里的小馬呢!”母親為他準備行裝,還給他縫制了一頂遠游冠。有了母親的熱情支持,徐霞客遠游的決心更堅定了。
徐霞客在他二十二歲那年,開始離家外出游歷。他先后游歷了太湖、洞庭山、天臺山、雁蕩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臺山、恒山等名山。每次游歷回家,他跟親友談起各地的奇風異俗和游歷中的驚險情景,別人都嚇得說不出話來,他母親卻聽得津津有味。
后來,老母親死了,徐霞客就把他全副精力撲在游歷考察的事業(yè)上。在他五十歲那年,他開始了一次路程漫長的旅行。他化了整整四年時間,游歷了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省,一直到我國邊境騰沖。他跋山涉水,到過許多人跡不到的地方,攀登懸崖峭壁,考察奇峰異洞。有一次他在騰越經(jīng)過一座高聳的山峰,發(fā)現(xiàn)懸崖上有一個巖洞,根本沒路可通。
大衛(wèi)·利文斯通生命的最后十年對這位著名的蘇格蘭傳教士和探險家來說并不順利。1862年,他長期被忽視的妻子瑪麗來到莫桑比克與他會合,但她很快染上瘧疾并去世。盡管如此,他仍在繼續(xù)他的使命,尋找一條通過贊比西河的通航路線。但在1864年,也就是他與亨利·摩根·斯坦利(Henry Morgan Stanley)著名的競選前7年,利文斯通被迫放棄,回到英國,原因是他的大多數(shù)手下拋棄了他或是死于疾病。當有消息說他沒能在這條河上航行時,他很快就失寵了。為了挽回名譽,他兩年后回到非洲,這次是為了尋找尼羅河的源頭。但是,他的助手們很快又開始拋棄他,把他所有的食物和藥品都帶走,更是雪上加霜。
因肺炎、霍亂和皮膚利什曼病而挨餓致殘,利文斯通別無選擇,只能求助于 *** 商人。但這給堅定的廢奴主義者帶來了道德困境:他的救世主是他在職業(yè)生涯中一直批評的那種人,因為他們參與了印度和 *** 半島有利可圖的奴隸貿(mào)易。
從這里開始,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的描述取決于你是否讀過學者們認為,由利文斯通出版社于1874年發(fā)行的版本,或者你是否查閱了利文斯通的日記,日記中詳細記載了從1871年到1873年的那段時間,更真實地反映了利文斯通的真實思想和經(jīng)歷。
3月4日,午餐時間 ,我們現(xiàn)在的確處境困難,但還沒有一個人沮喪泄氣,至少我們外表上還保持著良好的士氣,但當雪橇停滯在某些雪波面紋上時,每個人的心都會猛地一沉。現(xiàn)在的溫度是零下20度,有所好轉(zhuǎn),我們感覺舒服多了,但是更冷的寒潮馬上就將來臨。我擔心奧茨又要飽受其苦了。上帝,幫幫我們。我們現(xiàn)在對于來人援助已沒有太多指望了,只期望在下一個補給站的食物能多一些,如果那里的油料也短缺的話,那可真是太糟糕了。我們能夠到達那里嗎?其實只有很短一段距離了,如果不是威爾遜和鮑爾斯始終士氣高昂地克服著困難,我真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才好。
星期一,3月5日,午飯時間。真遺憾,情況在惡化。昨天下午我們遇到一陣斜向刮來的風,持續(xù)了35個小時,上午的行軍并不太好,只走了35英里,全天走了89英里多。我們喝了杯可可,吃了些有點發(fā)硬的肉糜,然后上床睡覺。奧茨的腳的狀況依然很差,昨天晚上有一只腳腫得很高,今天上午他只能一瘸一拐地走。和昨晚一樣,吃過肉糜喝過茶后我們開始行軍——我們以這種方式來假裝很喜歡吃肉糜。上午有一段路面狀況稍好一些,我們走了5小時,雪橇翻了兩次,我們徒步拖運,走了55英里,我們誰也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的低溫,而低溫對威爾遜的影響最大,這主要是因為他總是犧牲自己的體溫去為奧茨暖腳。
羅伯特·弗肯·斯科特是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原先他既不是探險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個研究魚雷的軍事專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領探險隊乘“發(fā)現(xiàn)”號船出發(fā)遠航,深入到南極圈內(nèi)的羅斯海,并在麥克默多海峽中羅斯島的一個山谷里越冬,從而適應了南極的惡劣環(huán)境,為他后來正式向南極點進軍打下了基礎。斯科特攀登南極點的行動雖比挪威探險家阿蒙森早約兩個月,但他卻是在阿蒙森摘取攀登南極點桂冠的第34天,才到達南極點,他的經(jīng)歷及后果與阿蒙森相比有著天壤之別。雖然他到達南極點的時間比阿蒙森晚,但卻是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南極探險家。
1910年6月,斯科特率領的英國探險隊乘“新大陸”號離開歐洲。1911年6月6日,斯科特在麥克默多海峽安營扎寨,等待南極夏季的到來。10月下旬,當阿蒙森已經(jīng)從羅斯冰障的鯨灣向南極點沖刺時,斯科特一行卻遲遲不能向目的地進軍。因為天氣太壞,雖值夏季但風暴不止,又幾個隊員病倒了,所以直到10月底,斯科特便決定向南極點進發(fā)。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探險隊從營地出發(fā)。每天冒著呼嘯的風雪,越過冰障,翻過冰川,登上冰原,歷盡干辛萬苦。當他們來到距極點250千米的地方時,斯科特決定留下他本人和37歲的海員埃文斯、32歲的奧茨陸軍上校、28歲的鮑爾斯海軍上尉,繼續(xù)向南極點挺進。
羅伯特·弗肯·斯科特是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原先他既不是探險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個研究魚雷的軍事專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領探險隊乘“發(fā)現(xiàn)” 號船出發(fā)遠航,深入到南極圈內(nèi)的羅斯海,并在麥克默多海峽中羅斯島的一個山谷里越冬,從而適應了南極的惡劣環(huán)境,為他后來正式向南極點進軍打下了基礎。斯科特攀登南極點的行動雖比挪威探險家阿蒙森早約兩個月,但他卻是在阿蒙森摘取攀登南極點桂冠的第34天,才到達南極點,他的經(jīng)歷及后果與阿蒙森相比有著天壤之別。雖然他到達南極點的時間比阿蒙森晚,但卻是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南極探險家。
1910年6月,斯科特率領的英國探險隊乘“新大陸”號離開歐洲。1911年6月6日,斯科特在麥克默多海峽安營扎寨,等待南極夏季的到來。10月下旬,當阿蒙森已經(jīng)從羅斯冰障的鯨灣向南極點沖刺時,斯科特一行卻遲遲不能向目的地進軍。因為天氣太壞,雖值夏季但風暴不止,又幾個隊員病倒了,所以直到10月底,斯科特便決定向南極點進發(fā)。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探險隊從營地出發(fā)。每天冒著呼嘯的風雪,越過冰障,翻過冰川,登上冰原,歷盡干辛萬苦。當他們來到距極點250千米的地方時,斯科特決定留下他本人和37歲的海員埃文斯、32歲的奧茨陸軍上校、28歲的鮑爾斯海軍上尉,繼續(xù)向南極點挺進。
以上就是探險家日記的全部內(nèi)容,在距離下一個補給營地只有17千米時,遇到連續(xù)不停的暴風雪,饑餓和寒冷最后戰(zhàn)勝了這些勇敢的南極探險家。3月29日,斯科特寫下最后一篇日記,他說:“我現(xiàn)在已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我們將堅持到底,但我們越來越虛弱。